发布时间:2025-04-18
近日,全球两大物流巨头相继宣布对中国出口货物恢复加征附加费,导致跨境电商运营成本持续承压。UPS率先对发自中国全境(含港澳台地区)的赴美货物恢复收取"超额处理附加费",现行费率为每磅29美分,且未设定终止期限。该公司强调,该费用将依据货物实际计费重量及燃油附加费进行动态调整,意味着实际成本可能进一步攀升。
联邦快递紧随其后,对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及菲律宾的进口包裹加收每磅45美分的临时附加费,单件最低收费1美元。此次收费窗口期明确延续至5月2日,恰与美方取消800美元以下商品免税政策的生效日重合。值得注意的是,去年9月至今年1月期间,联邦快递曾试行每磅1美元的同类附加费,此次费率虽有所下降,但叠加关税调整预期,仍显著推高跨境物流成本。
行业分析指出,此次运费调整的深层动因在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背景下,企业为抢在关税壁垒生效前加速出货,导致国际物流需求短期内激增。UPS和联邦快递在运力承压与利润目标驱动下,选择通过附加费转嫁运营成本。WorldACD最新数据显示,亚太至北美航线空运价格已在3月底至4月初单周上涨4%,即便中国大陆至美航线运输需求出现年内首次环比下降(1%),运价仍维持上扬态势。
市场普遍预期此轮加价潮或将呈现短期化特征。随着5月2日政策节点临近,提前发货潮预计将逐步消退,运输需求可能快速回落,叠加运力供给调整,国际空运价格有望在二季度末趋于平稳。但对于高度依赖中美贸易通道的跨境电商而言,持续波动的物流成本仍将成为其全球化布局的重要考量因素。
印尼平台Bukalapak宣布关闭电商和实体商品业务,转向虚拟产品。用户需在2025年2月9日前下单,3月2日前处理订单,否则自动取消;电子钱包余额可在3月14日前转账至银行账户。
墨西哥税务总局1月1日出台了一系列新的关税政策,其中对通过快递公司进口的小额货物征收17%~19%关税的政策最为值得关注。
亚马逊美国站产品标题新规确实将于2025年1月21日起生效,为了规范产品标题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发布了新的产品标题政策。
TEMU于2023年4月进入欧洲市场,重视商品安全和消费者保护。2024年5月31日,被欧盟委员会列为超大型在线平台(VLOP),根据欧盟数字服务法案(DSA)要求,发布本透明度报告,涵盖2024年2月17日至10月31日。
速卖通宣布开放美国本地POP商家(自运营商家)入驻,招募具备美国主体且有本地备货的商家。截至今年6月30日前入驻且发品的新商,可享三个月免佣金。
抖音生活服务面向全行业开启招募“春节不打烊”活动商家。
义乌玩具因中国博主“刀乐哥”在纽约时代广场的推销而走红海外。
非洲仅占全球社交媒体用户8%,但肯尼亚、南非、尼日利亚等国人均每日社交媒体使用时长超3小时,创造“时间奇迹”。
国际邮政公司(IPC)发布的《IPC Global Postal Industry Report 2024 Key Findings》显示,全球邮政业受益于电子商务增长和多元化战略,呈现出新增长态势。
随着美国东海岸港口罢工的临近以及即将上任的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威胁,现货集装箱运价在 2024 年最后几天和 2025 年年初呈上升趋势。
据彭博社周四援引一位知情人士的话报道,国际码头工人协会和美国海事联盟 (USMX) 定于 1 月 7 日恢复合同谈判。
据外媒报道,2024年12月韩国主要电商平台应用程序的用户数量有所减少,仅Coupang和Temu出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