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07
日前,昆明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昆明—磨憨陆港型(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昆明—磨憨陆港型(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货运吞吐规模达到6500万吨。
昆明市将从枢纽设施、通道网络、跨境物流、枢纽经济、运营机制5个方面发力,力争到2025年,物流枢纽入驻5A级物流企业达到8家,多式联运比例达到40%以上,中老国际班列规模达到3000列、360万吨。
实施枢纽设施“一体化”专项行动,完善枢纽存量设施功能、补齐枢纽增量设施短板。加快推进磨憨铁路物流园、中老合作物流园安宁桃花村货运站国际陆港、安宁市中老铁路国际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确保安宁综合配送云仓物流中心建成运营,为中老铁路沿线重点产业、园区经济、口岸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同时,加强安宁、磨憨两个片区在枢纽业务、口岸共享等方面的协同联动,促进中老合作物流园安宁桃花村货运站国际陆港与磨憨铁路口岸分工协同,提升运输效率,压缩通关时间。
实施通道网络“补短板”专项行动,推进国际多式联运,加快完善国际班列网络。以中老铁路为动脉,扶持“澜湄快线”等货运班列产品,加密开行中老国际货运班列,延伸公铁联运班列覆盖范围至缅甸、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同时,全面推进枢纽补链强链,推进安宁工业园区大宗工业物资公铁联运物流园、中老铁路桃花村物流园东片区专用通道工程以及中老合作物流园安宁桃花村货运站国际陆港项目建设,推动昆明南亚国际陆港物流服务能力提升设备更新。
实施跨境物流“便利化”专项行动,构建保税物流新格局,创新口岸经济新业态。依托枢纽建设完善的物流产业链,采用“跨境物流+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模式,充分解决信息源、客户源、在线交易等贸易瓶颈问题,提升“通道”价值,培育枢纽经济、通道经济。同时,推进口岸通关新模式。
实施枢纽经济“集群化”专项行动,推进枢纽联动发展。发挥昆明东站最大编组枢纽的优势,以王家营西中心站为基点,支持桃花村、腾俊国际陆港开行铁路货运专线、快运班列,推动中老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集结交会的通道建设,打造快速换乘的国际品牌。依托中老铁路,联动昆明、磨憨及沿线产业园区,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纺织轻工、环保建材、汽车和机械部件组装加工等产业外向型发展,助力中老国际货运跨越式增长。
大力实施运营机制“协同化”专项行动,畅通枢纽运营合作机制。组织安宁、磨憨枢纽两个片区运营主体企业打造统一营销、统一定价和统一服务的网络化物流服务体系,统一中老铁路货运产品服务标准、运价体系、品牌标识、班列命名、品牌使用和宣传推广,促进多式联运健康发展。
圆通川南(自贡)智创园项目签约仪式在圆通速递上海总部举行,自贡市自流井区政府与圆通速递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此前,江西鹰潭国际陆港里两台门吊来回移动,货物列车往来不息,一片繁忙景象。
2023“件杂货”国际物流发展大会在烟台市举行。
昆明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昆明—磨憨陆港型(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
位于青岛胶州市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的中远海运空运山东物流总部基地项目正在按计划有序施工中,已于10月底完成主体验收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在阿联酋迪拜举行。
珠海将出新政加快建设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推动珠海市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新政规定,符合条件经港珠澳大桥往来珠港货柜车给予最多800元/车次资助。
截至12月4日,我国快递年业务量历史上首次突破1200亿件大关。邮政快递业整体呈现企稳回升态势,既畅通了民生幸福的“微循环”,也贯通了经济发展的“大动脉”。
日日顺供应链凭借在绿色供应链领域的创新实践,作为“绿色物流创新引领案例”、“物流与供应链企业ESG创新实践案例”,分别入选两大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区物流寄递行业治安管理工作,严密防范和打击涉及物流寄递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促进物流寄递业规范、安全、健康发展。
中老铁路国际大通道的建设和运营对宁洱及宁洱周边的物流业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对物流效率的提升,物流行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徐州交控集团抓好以学促干,突出工作实效,持续提升港口综合服务功能,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努力打造全市港口物流产业链“链主”企业。